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,真正把档案学会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科技社团,本会特制定《中国档案学会2017改革工作方案》,方案的具体内容如下:
一、认真完成学会年度改革基本任务
1. 建立务实高效、位阶有序的会议制度。
建立六级会议议事制度:理事长办公会制度、常务理事会制度、理事会制度、全国档案学会秘书长工作会制度、秘书长办公会制度、学术委员会主任会制度。
2. 大力发展个人会员。
2017年《中国档案学会会员管理系统》将上线运营,提升对会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。同时努力发展会员,争取会员个人会员总数在2016年底的基础上整体增加15%以上。
3. 制定适应改革要求的分支机构管理办法、加强分支机构建设和管理。
中国档案学会下设八个专业学术(技术)委员会,加强对各分支机构的监督管理。采用项目制申请经费支持;量化学术活动的各项指标作为年终考评的依据。
4. 制定兼职人员行为准则。
明确兼职理事在档案学会兼职期间需履行的权力、担当的责任、应尽的义务等,避免“理事不理事”的情况出现。
5. 建立理事会层面的党组织。
2017年1月中国档案学会正式成立理事会层面功能性的党委。段东升理事长为书记,邓小军为常务副书记,党委委员2人,纪委委员1人。
6. 公开发布学会2017年年报。
在2017年学会各项工作基础上,总结形成2017年年报,让年报成为学会信息公开、事业发展、业务活动推广、学会形象展示的重要载体。
7. 推进学会办事机构实体化规范化职业化建设。
建立切实可行的专职工作人员招聘管理办法及相应分人事管理制度,提升学会办事机构的服务保障能力。
二、创新学会服务机制和工作方式
1. 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。
举办高质量学术交流活动,创办高水平学术期刊,努力打造“两会(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、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会)、一刊(《档案学研究》)、一论坛(全国青年档案工作者论坛)”的一流学术交流品牌。
2. 积极参与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。
参与“授渔计划精准扶贫一帮一助学行动”,用公益推动职业教育发展,帮助贫困少年儿童快乐成长。
3. 加强科技创新智库建设工作。
配合国家档案局完成《全国档案专家选拔与培养实施方案》的实施,加强专家库建设,为国家行政部门提供决策服务。
4. 创新拓展科普工作新内涵。
针对不同层级的档案工作人员,举办档案干部培训,培养科普专家队伍。大力开展与档案专业相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科普活动。
5.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。
加大力度培养和支持档案部门专家在国际组织任职;争取与一到两个国家的档案学术团体建立联系,开展学术交流。
6. 推进互联网+学会工作建设。
加强中国档案学会信息化建设,对学会网站“中国档案学术网”进行改版;研究开发“会员管理系统”“《档案学研究》编辑系统”“会议管理系统”三个计算机软件系统。
本文转自“档案那些事儿”公众号